减肥穴位
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:概述常见的减肥穴位有中脘、关元、肺俞、膈俞、足三里等。可由专业人士刺激穴位,增强新陈代谢,从而达到减肥健美的目的。位置中医上可用于减肥的穴位较多,下面挑选出中医治疗中常用的穴位进行介绍,具体如下:

身柱取俯卧位,在背部,伸出左手越过肩膀尽力向后,中指指尖所在的部位即是。肺俞在第3胸椎棘突下,督脉身柱穴旁开1.5寸。膈俞在第7胸椎棘突下,督脉至阳穴旁开1.5寸。胃俞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.5寸。三焦俞在脊柱区,第1腰椎棘突下,后正中线旁开1.5寸。

中脘前正中线上,脐上4寸。关元前正中线上,脐下3寸。大横在腹部,脐中旁开4寸。关门平脐上3寸旁开2寸处。天枢在腹部,横平平脐中,前正中线旁开2寸。

梁丘在股前区,髌底上2寸,股外侧肌与股直肌肌腱之间。阳陵泉腓骨小头前下方的凹陷处。足三里在小腿外侧,犊鼻下3寸,胫骨前嵴一横指出,犊鼻与解溪连线上。丰隆在小腿前外侧,外踝尖上8寸,距胫骨前缘二横指。太溪位于足内侧,内踝后方,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。太冲在足背,当第一跖骨后方凹陷处。

曲池在肘区,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。阳池位于人体的腕背横纹中,当指总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。操作中医可通过按摩、拔罐、艾灸、针刺、埋线等方法进行减肥,此操作需由专业人士进行,具体方法如下:按摩疗法病人仰卧,揉按前胸、腹部、双下肢。然后按摩曲池、阳池、中脘、足三里、太溪、关元等穴。再俯卧,揉按后背、腰部、下肢背侧,然后按压身柱、膈俞等穴。每穴2分钟,重点拿关元穴5~10分钟,共40分钟结束。拔罐疗法可以选择单纯拔罐法。取中脘、关门、天枢、大横、梁丘、胃俞、肺俞穴。在患者欲拔罐的穴位上涂抹按摩乳或凡士林,然后选择大小适宜的真空罐,分别吸拔于中脘、关门、天枢、大横、梁丘、胃俞、肺俞,留罐10分钟。隔日一次,15次为一个疗程。艾灸疗法隔姜灸:取阳池、三焦俞为主穴,取地机、命门、三阴交、大椎为配穴,每次选主穴、配穴各1个,取鲜姜片置于穴位上,在姜片上放艾炷。每次灸5~6壮,每日1次,30次为1疗程。雀啄灸:取足三里、关元、丰隆、天枢穴,用艾条在穴位上施行雀啄灸,每穴灸5~10分钟,以灸点皮肤红晕为度,每天1次,10次为1疗程。针刺疗法包括体针、耳针、皮肤针、毫针加耳针、电针。以体针疗法为例,取曲池、天枢、阴陵泉、丰隆、太冲穴。如果属于胃火亢盛,需要加合谷、内庭;如果属于脾虚湿盛,需要加三阴交、太白;如果属于肺脾气虚,需要加太渊、足三里、肺俞、脾俞;如果属于肾虚,需要加气海、肾俞、太溪、照海。根据虚实分别施以补泻手法,气虚者也可在背俞穴施以灸法。留针20分钟,每日或隔日1次,15次为1疗程。埋线疗法取丰隆穴。利用针管将羊肠线置于皮下,用纱布和胶布固定。每周1次,3次为1疗程,疗程间休息2周。病因中医认为,导致肥胖的病机有以下几种:先天禀赋,即遗传因素;嗜食肥甘厚味,即饮食超过人体需求量;久卧少动,使体能消耗明显降低,致营养过剩,使脂肪充于肌肉而致肥胖;脏腑功能失调、脾虚、肝肾亏虚、肝郁气滞、聚湿生痰浊而致肥胖。注意事项想要通过按摩、针灸、埋线等方法达到减肥效果的人群,需要注意以下事项:在用中医减肥的同时要加强体育锻炼,节制饮食,少吃高糖、高脂肪、高热量的食物,多食用新鲜蔬菜、水果。有高血压、心脏病、糖尿病等疾病患者,局部有严重皮肤损伤及皮肤病患者,皆不适宜做按摩减肥。女性生理期及孕期不宜进行减肥,过饥或过饱都不宜进行中医减肥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