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电监测的电极位置
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:概述心电监测的电极分为正极、负极、接地电极,其位置需要根据导联的方式来放置,注意皮肤清洁,放置电极时要避开伤口及除颤部位。电极位置心电监测是对危重患者进行动态的、持续的心电图观察,较为常用的有胸导联,其有三个电极,即正极“+”,负极“-”和接地电极“G”,电极颜色为正极-黄色,负极-红色,接地电极-黑色。需要根据导联的方式来放置电极的位置,具体分为以下几种:综合Ⅰ导联正极置于左锁骨中点下缘,负极在右锁骨中,地线置于右侧胸大肌下方。其波形类似标准I导联,QRS波的振幅较小。综合Ⅱ导联正极置于左腋前线第4-6肋间,负极在右锁骨中点下缘,地线置于右侧胸大肌下方。综合Ⅲ导联正极置于左锁骨中线肋弓上缘,负极置于左锁骨中线中点下部,地线置于右侧胸大肌下方。MCL3导联正极置于胸骨右缘第4肋间,负极置于胸骨左缘第2肋间(改进的CM导联,负极置于左锁骨中线中点下部),地线放于右侧胸大肌下方。CM5导联正极放在左锁骨中线第4或第5肋间,负极置于胸骨右缘第2肋间(改进的CM5导联负极置于右锁骨中线中点下部),地线放于右侧胸大肌下方。

注意事项在进行心电监测的过程中应注意如下几点:清洁患者皮肤,保证电极与皮肤表面接触良好。按照要求将电极片贴于患者胸部正确位置,避开伤口,必要时避开除颤部位。患者及家属不能自行移动或摘除电极片和传感器,避免在监护仪旁边使用手机,以免干扰监测波形。如果电极片局部皮肤出现红疹、痒、痛感时,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处理。观察记录监测情况,定期观察局部皮肤,定期更换电极片及电极片位置,如有问题及时处理。对于躁动患者,应进行适当约束,固定好电极和导线(避免导线打折或缠绕)。当患者有休克、体温过低、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及贫血等情况,或周围环境光照太强、电磁波干扰、涂指甲油等均可影响监测结果。



